“数据正成为新型‘煤炭’——越使用越活跃,越挖掘越有价值。”国神公司电力管理部主管马驰说。
从“火电支撑”到“多能互补”
系统含“智”量赋予电厂绿心慧质
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浪潮中,随着新能源装机容量快速增长,电力系统结构正由“集中式发电”转向“多能互补”,煤电的角色正在转变:不再仅是基荷电源,更承担调节器、备份源和系统稳定器的角色。
“风光资源充足时,需压低负荷甚至停机备用;夜间、无风或枯水期时,则须快速响应、满发保供。煤电正逐渐转变为一种‘灵活能源’。”国神公司电力管理部主任陈鹏说。

图为国神准东煤电公司准东电厂智能巡检机器人检查电厂设备
2021年,煤电行业全面启动“三改联动”,国神公司迅速规划布局,推进机组灵活性改造。目前,公司所属哈密、准东煤电等单位的12台机组已具备20%负荷深度调峰能力,符合新一代煤电机组深度调峰标准,公司24台煤电机组全部达标,灵活性深度调峰能力增加1916兆瓦。
然而,如何使机组在频繁调峰中始终保持最佳状态?如何实现火电厂与风电、光伏及储能等的协同运行?这些成为煤电融入新型电力系统必须面对的“必答题”。
答案,依然指向智慧电厂。
“‘三改联动’是基础,智慧电厂则是实现煤电真正‘灵活’的关键。”技术支持中心智能电厂专业工程师韦碧瑾介绍,“通过智能发电控制、自适应调度算法及多能协同模型,打造煤电数字化的‘神经中枢’和‘智能躯体’,让电厂可实时响应电网指令,动态优化运行状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电网对每克煤、每方气、每缕风、每束光的最大化利用。”

图为国神准东煤电公司电厂输煤皮带智能巡检机器人
2025年8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产业全要素智能化升级,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的新发展赛道”。这正是国家能源集团和国神公司多年来探索的方向:不仅要实现发电智能化,还要助力电力系统更加协同、开放与绿色。
目前,国神公司已高标准建成府谷电厂一座智慧电厂,正在快速推进准东电厂、花园电厂、河曲电厂的智慧电厂建设。
从依赖人力到智能运维、从经验判断到数据驱动、从单一火电到多能互补,国家能源集团国神公司正以更加开放、融合与智能的姿态,持续赋能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为能源领域的“中国方案”贡献更多实践与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