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条 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应分析矿区整体的勘查情况,根据生产建设需要提出补充勘查意见。
第九章 煤炭洗选加工方案
第二十四条 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应对矿区各主要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进行评价,对原煤质量进行合理预测,对原煤可选性进行分析,并选用具有代表性的原煤筛分、浮沉资料作为工艺设计的依据。
第二十五条 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应按照矿区可采煤层的煤类、煤岩组成、煤质特征和工艺性能,根据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出产品利用方向和目标市场,合理确定产品方案。
第二十六条 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应合理确定原煤洗选加工方法、能力规模,合理布局选煤厂。
(一)根据煤类、煤质特征、煤的可选性、产品用途和目标市场、矿区水资源及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原煤洗选加工方法。
(二)在既有煤炭洗选加工能力的基础上,统筹规划矿区的煤炭洗选加工设施,洗选加工能力原则上应不小于矿井(露天矿)总规模。
(三)煤矿应配套建设与其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矿井型选煤厂,或建设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群矿型、矿区型选煤厂。
(四)鼓励缺水地区矿区的煤炭洗选优先采用干法工艺,降低水资源消耗。
第十章 矿区资源综合利用方案
第二十七条 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应按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对矿区内煤矸石、矿井(坑)水、疏干水、煤层气(煤矿瓦斯)、矿井余热、稀有元素等进行分析评价,提出综合利用方案。
第二十八条 矿区洗选加工的副产品和煤矸石,应就地消化。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应提出煤矸石综合利用方案,因地制宜选择井下充填、矿坑回填、发电、生产建筑材料、回收矿产品、制取化工产品、筑路、土地复垦、生态修复等综合利用方式。
第二十九条 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应提出矿井(坑)水、疏干水综合利用方案,优先用于矿区及周边企业生产用水等。
第十一章 外部建设条件
第三十条 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应根据矿区建设规模、矿井(露天矿)及选煤厂布局、辅助设施、附属企业等,结合矿区及周边铁路、公路等运输条件的现状和规划、矿区煤炭产品的主要目标市场等,合理确定矿区地面运输方案。
第三十一条 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应根据矿井(露天矿)及矿区辅助设施、附属企业和相关非煤产业电力负荷的性质、分布、大小和发展情况,结合矿区及周边电力系统的现状和规划,合理确定矿区供电电源点、电压等级和供电方案等。
第三十二条 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应根据矿井(露天矿)及矿区辅助设施、附属企业的热负荷分布、大小和发展情况,结合矿区供热系统的现状和规划,合理确定矿区供热方案。
第三十三条 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应根据水资源管理政策、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用水量、水质要求,结合矿区所在区域水资源禀赋条件和供水工程布置情况,经综合比较确定供水水源和供水方式。矿区生产用水应优先采用处理后的矿井(坑)水、疏干水和生活污水等。矿区污废水处理应采用技术先进、运行可靠的工艺,在满足生产用水后,剩余水的利用和外排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要求。
第三十四条 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应根据矿区既有信息传输网、通信网以及本地公用通信网、移动通信的主要技术特征及运行现状,规划构建矿区信息网。
第三十五条 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应根据国家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的要求,对矿区内煤矿提出智能化建设和改造的意见。
第十二章 矿区总平面布置及辅助设施
第三十六条 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应根据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外部建设条件等,对矿区内矿井(露天矿)工业场地、矸石周转场、排土场及矿区辅助设施、行政中心、居住区等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第三十七条 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应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矿区内各工程项目建设用地应符合《煤炭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新建铁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等。
第三十八条 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应与当地防洪规划和流域综合规划等相协调,按照“综合治理、统筹兼顾、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针对矿区内各工程设施场地的性质、规模等,提出防洪要求。
第三十九条 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应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矿山救援规程》《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等规定,提出矿山救援队和消防站设置方案。
第十三章 矿区安全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
第四十条 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应重点分析矿区安全生产条件,初步判定各矿井(露天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提出单项工程的安全生产和灾害防治要求。
第四十一条 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水资源论证,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结论及审查意见采纳情况进行说明。
第四十二条 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应结合水土保持区划、地方水土保持规划,提出矿区水土流失防治基本原则、防治目标和防治措施。
第四十三条 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应根据地下水保护管理有关规定,提出地下水保护的意见。
第四十四条 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应根据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有关规定,按照露天、井工开采方式差别化管理的原则,提出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意见。
第四十五条 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出矿区开发节能和降碳的意见。
网络技术支持
北京万众久合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邮编:101500
邮箱:121616107@qq.com
联系我们
电话:13811152553
微信:CEPETA666 或 dianli936
邮箱:zgdlxh@vip.qq.com